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钱多多手中那份散发着墨香的中央军事报上,她聚精会神地阅读着其中一则关于洲际导弹的报道。当目光触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时,她的心猛地一紧,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因为她深知,这个洲际导弹的成功不仅仅是国家军事力量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意味着一个重要的消息——她那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神秘的老公路远即将归来。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钱多多放下报纸,快步走到桌前接起了电话。话筒那头传来了母亲温雅温柔而又喜悦的声音:“多多啊,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爸昨天晚上回来啦,而且特别高兴呢!”

    钱多多不禁感到有些诧异,连忙追问道:“妈,是什么事情能让老爸这么高兴呀?”温雅笑着回答道:“还不是因为老蒋给你爸打电话夸了你嘛!”听到这里,钱多多的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妈,蒋伯伯到底是怎么夸我的呀?快跟我说一说,让我也害羞一下呗!”

    温雅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连在一旁静静看着母女俩通话的路老太太都被逗得合不拢嘴。过了好一会儿,温雅才止住笑意,故作嗔怪地说道:“哈哈,你这丫头!”

    、接着把蒋博瀚来京市开会和路以恒见面,聊起了鹏城这边的发展,以及万茂商贸广场的这段时间的动作,蒋博瀚最后说了句:“你说我家那小子和你家院子也差不多,我咋就没有签上摊上这么个能干的儿媳妇呢!”

    这话说的路以恒真的是很开心,不仅仅是因为好友的羡慕,也是为自家的这个儿媳妇的优秀而感到高兴。

    和温雅挂了电话之后,钱多多想要去看一下四胞胎,还没有站起来的时候,电话再次响起:“多多,这边抓到一个小偷。”

    那时候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种粮食还是选择杂交稻,因为杂交稻产量高。而王东侯劝爷爷不要种植杂交稻,一定要种大稻,因为大米口感好,吃起来香,虽说产量低,但依目前情况看,王东侯爷爷、奶奶饭量都不大,消耗粮食少,只有王东侯刚开始发育,饭量猛涨。按照王东侯算了一下,当时的杂交稻一亩能产1000斤左右的稻谷(后来在袁隆平院士的不断研究开发下,亩产达到2200斤以上),而大稻亩产只有800斤,王东侯家粮田1.8亩,可产大稻1440斤,稻谷的出米率是百分之七十,可机米1000斤左右,再加上一年一季出产的小麦,足够一家人的口粮了。在王东侯的强烈要求下,王东侯爷爷不得已从农科所买回了大稻种子。哪知道第一年收成后,全家人吃了香喷喷的大米饭,赞不绝口。王东侯的几个城里的同学暑假到王东侯家来玩,主要是晚间到河塘捉青蛙,捉回家烧了吃,是一道美味佳肴。那时候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捉青蛙并不违法。当这些同学在王东侯家吃完大米饭后,连呼好吃,更是夸张地说这种油光锃亮喷香喷香的大米饭他们不吃菜也能吃得下。就在王东侯家种植大稻后的第二年,许多人家也开始种植大稻,及至5年以后,家家户户种大稻,已经没有人种杂交稻了。分田到户以后,各家各户的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不再吃大锅饭,不再靠在生产队上工挣工分,挣口粮,尤其是家中劳力多的人家,种田的收入十分丰厚。因为那时候已经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田里种植的蔬菜品种完全按市场需求种植,什么菜好卖种什么,什么菜产量高种什么,什么菜效益好种什么,同时,物资的流通便捷也开始显现,农民卖菜出现了“大篓子”现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农民工资们骑着28大杠自行车,用大篓子搭着一百几十斤甚至200来斤的菜,长途奔袭几十公里去售卖,以卖个好价钱从而增加收入。王东侯家由于没有壮劳力,生活状况并没有因为分田到户得到很大改善。不过王东侯此时一心忙于上学,对种田并不是太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