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来势汹汹,父皇未必对付得了。”太子继续试探,“咱们得为父皇分忧啊。”

    永王点了点头:“我们应该继续派人敦促回纥人派兵助阵,至少阻拦一下吐蕃人,为父皇分忧。”

    太子苦笑了一下,“璘弟,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父皇或许该颐养天年了,这复兴大唐的事情应该交给我们这一代人。”

    永王立刻就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太子哥哥为何不与父皇说?”

    太子眨了眨眼睛道:“璘弟你是跟我装糊涂呢?这种事情怎么能直接跟父皇说呢?我跟你商量是想得到你的帮助,只要你能拉哥哥一把,将来我与你共享天下。”

    ……

    张天望把信放在高力士的火把上烧了。

    “圣上,您……您怎么把它给烧了?”高力士惊讶地问道。

    张天望叹了口气,“高将军,你记住,这封信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你我也从来没有读过。”

    高力士虽然不理解张天望的行为,但也只好点了点头。

    张天望把永王调到太子身边,就是为了牵制太子,这步棋虽然不稳,但足以延缓到自己收复二京的那刻,但太子也清楚,一旦收复二京之后,自己不但提前登基的想法会落空,甚至会面临“李隆基”的反攻倒算,这一次他真的着急了。

    这对张天望来说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他不能直接跟太子说“你以前做的事情我不追究,以后好好表现就行”之类的话,这样反而会让他更加害怕,成为他狗急跳墙的催化剂;可是若一直置之不理,张良娣又会一直在他耳边吹枕边风,促使他往错误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自己只要光复了长安,那么威信就会重新树立,太子也就没有机会,虽然有些担心,但此刻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

    张天望开始巡视军队,张巡和广平王紧随其后,“将士们,我们今日要去夺回长安了,叛军们的日子到头了,我虽比不了太宗皇帝能一战擒两王,但也要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不给先祖们丢脸,先登者赏赐万户侯,战功卓著者连升三级,将士们,随我冲锋!”

    “冲啊!”

    大军浩浩荡荡地跟着张天望开拔了。

    ……

    房绾深夜叩响了太子寝室的门,太子睡眼惺忪地看着房绾,“房大人,深夜造访,有什么事情吗?”

    房琯把手中的文书递给了太子道:“圣上他亲自督军,去攻打长安了,这是传信官跑死了一匹马送来的军报!”

    太子草草看过,惊出了一身冷汗,神思立马清醒了,“什么,今晚就攻打长安了吗?”

    “对,非常突然。”房绾点了点头。

    太子惊魂未定地问:“如果久攻不下,吐蕃人来打我们,我们有什么办法应对呢?”

    “这不是太子您该考虑事情,现在殿下您必须马上赶往长安城下,参与作战!”房绾非常严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