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太子,那么政务上自然就要有个交接,盛元帝已经慢慢的把一些政务交给太子处理。

    闲下来的同时,皇帝反而多了时间游走于后宫之中,更多的并不是鱼水之欢,反而是家常陪伴。

    这人一旦年纪渐长,慢慢的就会有些怀旧情怀,随着去各个宫里的时间多了,听到耳里的东西自然就多了。

    最近一段时间,听来听去,好像关于废后的事情听了一耳朵,太子经常探望废后,虽然不合礼数,但是毕竟是太子的亲生母亲,也说得过去,但是终究是在帝王的心中留下了一根刺。

    当年让太子为皇后查明真相,但是太子自始至终都没能找到什么证据证明皇后的清白。

    更何况,皇后当朝顶撞帝王,那是谁也抹不去的事实,对于废后来说,盛元帝是绝不会再度开恩的。

    几个皇子随着娶妻生子,反倒一个个安分守己,表现不错。

    特别是几个皇孙机灵可爱,让盛元帝很是喜欢。

    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安分守己,这是一干皇子给帝王的感受,也是让帝王很满意的状态。

    一切就在这看似平和的状态下,夏明朝也显得繁荣昌盛,尤其是帝都更是繁花似锦,天天如过节。

    这老百姓有钱了,自然就舍得花费了,这帝都里的消遣方式也是多姿多彩。

    帝王微服出巡也就成了惯例,看着自己统治的天下,歌舞升平,那个帝王不高兴。

    尤其是看着朝天楼上,斗诗斗文斗政见的热闹场面,想着当朝人才济济,这就是天下兴盛,国富民强的象征。

    “当今圣上知人善用,官员无不兢兢业业,若说我朝百年昌盛不足为奇,但是……”一道声音响起,本是好话,但是后头隐去的话语以及叹息声,盛元帝露出诧异的视线,没想到看到了之前还针锋相对的人们共同的意会叹息,这是什么意思?

    “尔等也不必庸人自扰之,当今太子殿下也是礼贤下士,勤政为民的储君,想必改日,也会是一代明君!”这话虽是把话圆了下来,但是盛元帝算是从中听出点意味来了。

    那就是在这些文人的心目中,太子可并不是他们理想当中的未来帝王人选。

    难道他们是有意在自己面前说这话,好让自己怀疑太子的能力?

    还是有人安排来故意诋毁太子的?

    盛元帝的怀疑不无道理,但是也让他留下了脚步,继续驻听。

    “好了,我等在此只谈诗文,不谈政事。”一句豪迈的话语,把此话题终结了,果真接下来,谈论的都是对当代某某某的作品的一番评价。

    再无人提及太子亦或是其他皇室成员任何事。

    随着一幅画的呈现,一副雪中送别的国画,帝王的眼中有了思索,那是三皇子的作品,只因为画作的落款是空空。

    随着在场文人的一番点评,这副画实属上乘,意境以及画工都不错。